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历史

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。“口”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;“日”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;“目”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。而,大宅院,第一进为门,第二进是厅,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,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,一般人不得随意进,难怪古人有诗云:“庭院深深深几许”。越,越不得窥其堂奥。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,早前的中国西周时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设计出现。岐山凤雏村周原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,是中国已知最早、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。国各地有多种类,其中,北京四合,为典型。,通常为大家庭所居,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密的庭院空,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。在现,随着家庭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,传统四合院的宜居性受到了挑战。城市规划过程,传统四合院也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矛,一些四合院被列为了文物保护单,同时也有一些被拆除。四合院建筑有了更新的发,受到风水学说的影,四合院从选址到布,有了一整套阴阳五行的说法。四合院上承两,下启宋,其格局是前窄后方,古代盛行的四合院是廊院式院,即院子中轴线为主体建,周围为回廊链,或左右有,而非四面建房。现具有廊庑的四合,逐渐取代了廊,宋朝以,廊院逐渐减,到明清逐渐绝迹。元明清时期四合院逐渐成熟。祖忽必烈“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,以赀高(有钱人)及居职(在朝廷供职)者为,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,分给前往大都的富商、官员建造住,由此开始了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时期。0年代,北京后英房胡同出土的元代四合院遗,可视为北京四合院的雏形。明、清完,逐渐形,北,特有的四合院建筑风格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,北京的很多四合院沦为了大杂,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改造的开,很多传统四合院被拆,如1998年拆除康有为的粤东新,2000年拆除赵紫宸故,2004年拆除孟端胡同45号的清代果郡王,2005年拆除曹雪芹故,2006年拆除唐绍仪故居。,一些四合院被列入北京市和各区县级的保护院落。在古,四合院基本上满足了一家人生活的需,那时两进四合院以及更大的四合院通常是官宦和士绅的住所。了现,一方面上下水、暖气等卫生设施没有进入四合,沦为大杂院的四合院也未继续改进以适应汽车、空调等设备的需,另一方,像四世同堂那样的大家庭也比较少,有钱的人家通常愿意在交通方便的郊外购置别,而不是生活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市区。作,民,的四合院是否还存在价,也是近代以,一个争论的问题。随着老城区保护的开,对原有四合院进行了改,例如1990年由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主持的对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的危改项,在保留院落结构的基础,将原有四合院的平房改为楼,增加了厨房、卫生间等设施。造工程获得了联合国的世界人居奖。南池子危改,也将部分四合院房屋改成两,并修建了地下车库。06,北京市公布了《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,作为对四合院保护、修缮、翻建、改建的参考依据。

上一篇:徽派建筑里的“八大”经典元素

下一篇: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椽